疫情下的東京
一場全球疫症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為了個人與公眾安全,大家只能繼 續忍受在家工作、社交距離生活,更遑論是到外地旅遊了。香港朋友心 愛的旅遊點日本疫情依然反覆,不過藝文活動已經重啓只是不知道甚麼 時候才能去了!
東京是日本疫情最嚴重的城市,大概是因為人 口稠密,而且日本的企業文化並不鼓勵在家 工作。要數最繁忙的車站,那麼肯定是獲健力士世 界紀錄大全認證為全球最繁忙的新宿站了,每天使 用人次達三百五十多萬,疫症期間雖然使用人數下 跌了四成,但上下班高峰時段依然相當擁擠。在政 府宣布取消緊急事態宣言後,這個已經有超過一百 年歷史的車站迎來新景象。由日本藝術家松山智一 設計位於車站東口的公眾藝術項目正式落成。松山 智一是居住紐約的日本藝術家,過去曾經在香港尖 沙嘴海傍展出戶外雕塑。
項目名為「Shinjuku East Square」,是全新的廣 場,中心是一座高八米的玻璃鏡面雕塑「Hanao San」,地面是不同花朵的大型繪畫,包涵了日本傳 統四季景色和花卉的元素,在四周建築物的石屎森 林裏恍如一片花海,Hanao San(日文中 Hana就是 花的意思)是站立在花園裏的男孩,手持鮮花,歡 迎來到車站的人群。Hanao San以多塊玻璃鏡面製 成,從鏡面中映照出四周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的情 景,與花海形成有趣的對比。項目在七月中與新宿 站「東西自由通路」同時揭幕,原意相信是為了迎 接東京奧運,幸而藝術廣場是永久建設而不是臨時 展覽,來年假如奧運能如期舉行,大家還是能看到 Hanao San手持花朵,笑臉迎人!不過,目前在東 京六本木森美術館舉行的大型展覽《STARS》,展 期只到2021年1月3日,恐怕沒有機會現場欣賞了!
森美術館是筆者最喜愛的日本美術館之一,多年來 只要人在東京就必定去參觀,策展水平之高,從來 沒有讓人失望。去年大除夕在當地參觀了一個關於 科學與環境的展覽,非常精采,現在回想,竟有恍 如隔世的感嘆!《STARS》展出六位在國際舞台 舉足輕重的日本當代「星級」藝術家,包括草間彌 生、村上隆、奈良美智、宮島達男、衫本博司以及 長年居住日本的韓國藝術家李禹煥。六位的藝術生 涯與日本戰後的經濟高增長年代、1964年東京奧 運、泡沫經濟爆破等重要社會發展緊緊相扣,最近 二十年,隨著全球化,藝術博覽會、雙年展的興 起,這批藝術家活躍於國際舞台,他們一方面探討 全球議題,同時保留日本在文化、社會與經濟方面 的獨特性。疫症讓全球陷於混亂,這個時候通過這 幾位日本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大家再一次 審視藝術的功能,思考何謂成功、何謂全球性。美 術館為每一位藝術家準備一個獨立展廳,展出作品 涵蓋早期和最新創作,同時有多個可供觀眾參與的 裝置作品以及錄像,讓觀眾更加了解日本當代發展 的軌跡,包括每一位參展藝術家的個人生涯回顧, 以及一九五零年開始日本在海外舉辦五十個大型當 代藝術展覽的資料,可以說是日本當代藝術發展的 全面回顧,六位藝術家同場,實在是非常難得。
疫症陰霾下,全球許多美術館、畫廊、藝術博覽都 以利用網絡讓更多人安坐家中欣賞展覽,VR展覽、 策展人ZOOM講解等內容愈來愈普遍,有些大型美 術館甚至把整個收藏品數據庫放上網供人免費查閱 下載資料。在這方面,日本無疑比較保守,大部份 日本美術館的網站都只是提供基本資料。當然虛擬 展覽、錄像、圖片不能代替現場參觀的樂趣,不過 在目前「非常」情況下,科技的確能夠讓更多人參 與,在自我隔離期間得到藝術的慰籍。希望在未來 「新常態」下,日本的美術館會更加積極推動這方 面的發展。